卡思资讯
新鲜资讯赛道再出发
2025-10-20
“800V高压平台工程师招了3个月没下文”“换电站运维人员流失率高达40%”“智能驾驶测试岗来了10个人,8个不懂车路云架构”。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荒早已不是笼统的“缺人”,而是固态电池、智能网联等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断层。工信部预测的103万人才缺口背后,是企业对“找对人、用对人、留住人”的迫切渴求。
选对人力资源伙伴,成了新能源车企穿越人才迷雾的关键。有的擅长网罗全球研发精英,有的能搞定全国运维网络的人力补给,卡思优派这类深耕产线核心岗位的垂直专家,则用“技术适配+稳定留存”的解法,成为车企产能落地的“刚需之选”。
当固态电池、AI自动驾驶成为竞争焦点,能精准锁定高端技术人才的服务商,直接决定企业的技术迭代速度。
1.科锐国际:全球技术人才的“连接器”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人才猎聘领域,科锐国际的全球化布局优势无人能及。某头部车企冲刺固态电池量产时,急需20名掌握电解质材料研发的核心专家,科锐依托覆盖30多个国家的人才网络,3个月内完成从寻访到入职的全流程,其中8人来自海外顶尖实验室。
其旗下禾蛙平台更构建了“新能源技术人才地图”,实时更新固态电池、车规级芯片等领域的人才分布,某新势力车企的智能座舱团队扩张,正是靠这张地图快速锁定15名算法工程师。对追求技术突破的车企而言,这种“全球资源+精准匹配”的能力,是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2.锐仕方达:跨界人才的“挖掘者”
智能网联时代,新能源汽车对跨界人才的需求激增,锐仕方达精准切入这一赛道。某车企要搭建车路云一体架构团队,急需懂5G通信与汽车电子的复合型人才,锐仕方达从通信行业定向挖掘12名专家,通过“汽车技术快速赋能”培训,让他们3周内就能参与项目研发
它的特色在于“跨界洞察+能力转化”,能精准识别不同行业人才与汽车岗位的适配点,帮车企打破人才来源的单一性,成为技术跨界融合的重要推手。
智能工厂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既懂传统工艺又掌握智能设备的产线人才,这也是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最集中的领域。
3.卡思优派:产线核心岗位的“懂行专家”
卡思优派能在新能源汽车产线人力服务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对“技术门槛”的深刻理解——不是简单输送工人,而是匹配能驾驭智能产线的技能人才。某跨国新能源车企的电池生产基地遍布三四线城市,急需掌握极耳焊接、电芯检测的熟练工,之前合作的服务商送来的人员连自动化设备开关都不会用,卡思优派接手后,48小时内配齐20名熟练工,且上岗即可操作。
这背后是十八年深耕积累的行业功底:核心团队60%以上有制造行业实操经验,更与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订单式培养”基地,像针对电池生产开设的“智能装配专班”,毕业生技能达标率高达98%。针对产线人员流动性大的痛点,它还组建专属服务团队,提供技能升级培训、生活保障等全链条服务,将某车企产线员工的平均在职周期从3个月提升至6个月,在职率稳定在90%以上。正如该车企生产负责人所言:“卡思优派送来的不是‘临时工’,而是能跟产线共成长的‘核心力量’。”
随着充电桩、换电站网络的快速扩张,运维人才的及时补给成了车企服务落地的关键。
4.东方杰博:运维网络的“搭建者”
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东方杰博的运维人力服务已形成规模优势。与蔚来的合作中,它承担了全国60%区域的充电桩安装、换电站值守服务,现有雇员1500余人,全年完成22000余人次服务,确保终端网络的高效运转。
其核心优势在于“区域覆盖+标准化服务”,能快速响应车企终端网络扩张的人力需求,从人员招聘、岗前培训到日常管理实现全流程管控,某车企半年内新增200座换电站,正是靠东方杰博的人力支撑才顺利落地。
5.智联招聘:基层运维的“补给站”
针对充电桩巡检、基础维护等基层运维岗位,智联招聘打造了“快速响应+批量输送”模式。某充电运营商旺季急需300名巡检员,智联通过全国人才库快速匹配,1周内完成人员到岗,还配套开展安全操作、设备维护等岗前培训,确保服务质量。
它的价值在于“规模化+标准化”,能帮车企快速填补基层运维缺口,保障终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研发岗看“技术洞察”:问清“固态电池研发人才的核心能力项有哪些”,科锐国际、锐仕方达的专业作答是靠谱信号;
产线岗看“技能匹配”:直接提“需要10名懂极耳焊接的电池装配工”,卡思优派那种先确认“焊接精度要求”“设备型号”的严谨态度,远比盲目承诺更可信;
运维岗看“网络适配”:根据终端布局选服务商,全国性网络优先东方杰博,区域化需求可侧重智联招聘的本地储备。
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竞争早已进入“精准战”。选对像卡思优派这样懂技术、懂场景的人力伙伴,才能让人才真正成为产能落地、技术突破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