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思资讯
新鲜资讯赛道再出发
2021-11-10
自2021年4月起,国内多家灵活用工平台频频“爆雷”,涉嫌发票虚开等诸多风险。为此,国内多地纷纷出台政策或指导意见,强化对用工平台的规范和监管。这标志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灵活用工行业正在逐步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灵活用工行业早在2003年就被引入国内,真正被广为人知还是在2020年,因“疫情”影响,深陷“用工荒”困境的餐饮行业,率先大范围开启“灵活用工”模式。随后,朴朴超市、生鲜传奇、美团买菜等平台也相继发布了“共享员工”计划,“收编”了大批歇业、待岗人员兼职“打零工”。业内人士表示,灵活用工模式,一方面满足了用工企业特殊时期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在“疫情”期间所作出的贡献不可忽视。随后灵活用工覆盖领域急剧扩张,制造业、直播、外卖、电商、物流运输……几乎各个行业都能通过灵活用工来解决因淡旺季或特殊时期带来的用工难题。
但随着资本争相入局,行业乱象就开始了。这也是每个新起的行业不可避免的阶段。伴随着国内灵活用工的“风口”的到来,大批资本也开始争相“入局”。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15年以来注册“灵活用工”标签的服务商就已经达到了前十年的4.3倍。资本的涌入无疑加速了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平台资质不全、操作不合法,甚至有些机构披着“灵活用工”的外衣,暗地里却做着虚开发票、洗钱的违法买卖等等。这些违法乱纪的企业存在无疑是对行业、社会、个人的伤害。而政府牵头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无疑是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