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思资讯
新鲜资讯赛道再出发
2022-03-30
绝大部分打工人在踏入社会初期,都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合适的公司,能够在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中获取较高的收入。对“合适的公司”的判定,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大部分打工人都希望往“大厂”里面走,毕竟制度健全、收入也可观。也有一部分打工人更看好“潜力股”,也就是初创的公司或者小型企业。但经过了几年社会的锻炼后,有一些“老油条”们的想法就改变了,他们会觉得小公司或者小型的初创公司,真的不值得入职,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曾在某初创公司呆过的小陈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毕业前因为追剧太多,对大公司里面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儿有着敬而远之的想法,所以就投了很多小公司和初创公司的offer,最后也是如愿的进入了某初创公司工作。但进单位后才发现,真实的工作经历和面试时老板所说的完全大相庭径。当时公司也就4人,需要一人身兼多职才能确保公司正常运营,虽然老板经常说在招人,但进单位一个月多后,也没有见到有新同事入职。繁重的工作延长了工作时间,但加班都是“义务”,收入却不见涨,再加上这些工作经历对自身的成长没有多大用处,再经过了3个月即将转正的时候,小陈选择了炒老板的“鱿鱼”。
卡卡在这里也是搜集了一些入职几年后的打工人对于不选择小公司的一些理由。
第一、“没有大公司的命,得了大公司的病”。大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和大公司的薪资待遇配套的,高薪资配得起高要求。而多数小公司因为资金不充裕,没办法给出相同的待遇却希望员工按照高标准高要求“付出”,在这一类公司呆着,对身心都是一种煎熬。
第二、很多小公司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更多的是“外包向”或者“皮包向”。而这类公司的发展前景其实很窄。如果没有一个方向清晰、进取心强的创始人,那么这类公司是没有什么成长空间的,也许老板会赚到钱,但对于员工来说,更多的是到手的收入不高,自身成长被限制,等到“年老力衰”,也许就会面临被“抛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