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思资讯
新鲜资讯赛道再出发
2022-03-29
金三银四,金九银十,这两个是职场上求职的高峰期。
按理说,现在 2 月底了,人力市场这会应该是最活跃的时间节点,以往这时候,不少岗位应该都虚位以待,很多有心跳槽离职的人也都摩拳擦掌有序出来面试。
但今年很难受的是,不少HR更多是把位给到应届生,跳槽去看情况的,可能年前说给简历,现在也说再看看情况了。
可能经历了几轮面试,觉得可能有望的时候,最后一轮也会给你pass下来。这就是今年春招一个冷淡的真实情况。
虽说各大招聘 APP 遍布电梯、地铁、公交站等等,但依旧无法改变互联网当下一个现状:年后的互联网大厂们,招聘缩减,岗位收缩。招聘需求减少,用人更加谨慎。
如果有人此刻跳槽顺利,那其实算是相当幸运了;如果有人不如意,那也别灰心,因为有这种情况的,不止你一个人。
春招的冷淡,对应的其实是大厂们的优化。
所谓优化,其实就是cai员。不管是传统的BAT还是微博、知乎、字节等等都先后被曝出人员优化的消息。 互联网急功近利的红利期和造富神话正在逐步褪去,剩下的是存量时代。存量时代需要注重的,是开源节流。开源节流的首要目标,是优化相关人员,甚至砍掉非核心的业务部门。
在这个时候,被优化不是你的错,亦不是对你能力的否定,更多是企业没办法,成本摆在那里,不得不为之的行为。“维稳”成了今年不少互联网大厂的遵循的原则,基于此,春招的冷清,开始变得有迹可循。
看到一个数据,2022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达到200万人左右,看样子,「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这句话不再像是一句简单的调侃。
互联网行业的高薪神话,也逐步被大小周、人员优化、内卷、 PUA 等等词汇毁灭。 高不成低不就,更可怕的是还时刻传播中年危机的焦虑,互联网职场困局,成了很多人头疼的事情。
但尽管如此,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都太自以为是,太容易一叶蔽目,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殊不知事实是有人趋之若鹜,有人不屑一顾。
就像之前字节调研是否取消大小周,有人同意,有人反对。 同意的,大多是非字节人,多数是跟自己没实际干系的旁观者;反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字节人,多上班、加班一天,获取的报酬不菲,何乐而不为。
我们都骂资本没人性,骂资本压榨打工人,但很多时候,这类声音变多了,就容易出现一叶蔽目的错觉,让我们忘记有人是真实从中获益的,你又凭什么一票否决呢?
话说回来,虽然互联网造富这种神话在终结,但互联网行业依然是平均薪资相对较高的领域之一,一线城市也依旧保持薪资优势,很多人也都趋之若鹜。
大厂依旧是年轻人工作的首选。 哪怕考公人员突破200万,考研人数高达457万,有人离开互联网行业、有人逃离一线,但这在数十几亿的人口里,也不算什么,仍旧有大比例的人认为大厂是他们的工作的首选。 哪里能有更高的薪资,哪里就汇聚一群人。当然,一定会出现个例,比如在内卷的大厂从围城变成天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都懂得止损和避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自古便是如此。
只不过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大厂扩张的欲望不得不收拢了,打工人的野心也开始沉淀下来。因为门槛相对变高了,大家争前恐后相互卷了。
即便有主业,也要去想有没有其他出路,在兼顾主业的同时,设法利用自身条件提供其他产品或服务进行变现,也就是我们说的副业。
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有人看空今年的职场招聘市场,也有人觉得依旧会出现新的职业机会。有人觉得求职无望,但也有人依旧能找到相关的求职资源。
即便现在有工作的你,也要时刻想着自己的职场看风险能力是否有?看你所在的行业发展如何,看你所处的公司发展如何,看你自身的岗位竞争力如何等等。
简言之,你需要做的,不是看衰什么,而是调整自己以适应未来变化。
具体来说呢,就是在你有精力的前提下,出来看看外面的行情了解自己现在在市场上是什么样的位置,如果位置可以固然好,如果发现竞争力下降,那也是好事,因为这能更早刺激你要作出改变,做好调整,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最后,一句话跟大家共勉,看衰所谓的环境没有用,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更为实用。